忍太久了?歐盟重大立法,劍指美國科技巨頭
其中,《數字市場法案》旨在確保歐盟內的企業能夠與享有“看門人”地位的科技巨頭展開公平競爭;《數字服務法案》旨在加強網絡平臺在杜絕虛假信息和危險言論等非法內容方面的責任。 盡管歐盟方面并未列出“看門人”公司的名單,但《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文章認為,新法案劍指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科技巨頭的意味顯而易見。因為根據法案內容,主要監管對象是擁有超過歐盟人口10%即4500萬用戶的大型在線平臺,而能滿足這些條件的公司寥寥無幾。 彭博社稱,新法案一旦正式生效,勢必會對這些巨頭在歐洲的經營方式產生重大影響。今后如果有科技巨頭違反新法規定,其歐洲業務將被最高處以年營業額10%的巨額罰款,甚至被強行拆分或被要求出售部分歐洲業務。 或許可以這樣說,嚴格的歐盟新法案將給這些美國科技巨頭的“好日子”添點堵了。 “忍你們很久了!” 在歐盟這兩記“重拳”出手之際,美國科技巨頭們正在全球范圍內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審查,以法國為首的多國政府更是紛紛準備對它們開征數字服務稅。 不僅如此,法國政府還在歐盟公布新法草案的幾天前,對美國谷歌公司及其下屬企業和亞馬遜公司分別處以1億歐元和3500萬歐元的罰款,理由是這兩家互聯網企業在未征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搜集用戶上網痕跡。 就在歐盟發布新法草案的同一天,英國政府也發布了醞釀已久的《在線安全立法》計劃,針對谷歌、臉書等網絡平臺規定了新的責任和義務,要求它們必須及時“刪除并限制有害內容的傳播”,否則將面臨上千萬至數十億英鎊的重罰。 由于新法還須經歐盟各國審批方可生效,有人擔心這些科技巨頭們會借機通過大規模游說對最終法律條文施壓影響。事實上它們確實這么干了。一份不久前泄露的文件詳細列舉了谷歌等公司破壞歐盟兩項數字立法的計劃,震驚了歐盟。 盡管這份文件里針對歐盟市場和經濟發出很多威脅,但歐盟顯然并未妥協。用歐盟委員會內部市場委員蒂埃里的話說:“這關系到歐盟的價值觀,也關系到歐盟數字經濟的未來?!?br /> 取財無道+為富不仁? 歐盟對美國科技巨頭的“零容忍”,與后者一直在歐洲“鉆空子”密切相關。 先看看它們有多“壕”。今年早些時候公布的數據顯示,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和臉書等美國科技五巨頭中已有四家市值超過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并引領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連創新高。2019年,五巨頭收入總和近9000億美元,超過了二十國集團(G20)中四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 有錢不是錯,但要看錢是怎么來的。英國“公平稅標”組織(FTM)提供的數據顯示,亞馬遜、臉書、谷歌、蘋果和微軟等公司在2010年至2019年的十年間“積極逃避”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全球稅收。 法國財長勒梅爾指責說,蘋果、谷歌和臉書等美國公司通過將其歐洲總部設在愛爾蘭和盧森堡等“避稅天堂”國家來逃避稅收,它們在法國、德國等歐盟各國賺得盆滿缽滿,卻享受著超低稅收待遇,這顯然有失公平?!耙咔橹?,科技巨頭賺得比誰都多,它們需要承擔更多的義務?!?br /> 且不論合理納稅的義務,作為疫情下整個西方世界中經濟表現一枝獨秀的企業,這些借助線上優勢大發其財的科技巨頭是否盡到了其他責任呢? 智庫機構“英國稅務觀察”(TWUK)研究發現,雖然谷歌、蘋果、臉書等大型科技公司承諾會幫助解決疫情帶來的相關問題,并做過一些捐贈,但這些捐贈僅占它們在“避稅天堂”所賺巨額海外利潤的0.2%。 事實上,這些“取財無道”且“為富不仁”的科技巨頭們不僅在全世界“人人喊打”,在美國國內同樣面臨著反壟斷調查和訴訟。 早在10月,美國國會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就發布報告稱,蘋果、臉書、亞馬遜和谷歌等科技巨頭利用其壟斷地位打壓競爭者、壓制行業創新。 10月20日,美國司法部對谷歌公司提起反壟斷訴訟,這也是谷歌首次面臨美國國內聯邦一級反壟斷訴訟。本月9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紐約州等40多個州總檢察長組成的聯盟宣布對臉書公司發起雙重反壟斷訴訟。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雖然反壟斷報告是由民主黨牽頭完成的,但共和黨中也有不少人支持聯邦政府對美國科技巨頭采取更多行動。當然,美國對本國企業“動手”肯定不會那么“狠”。用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成員巴克的話說,美國的反壟斷法需要升級,但重要的是“我們應使用手術刀而不是電鋸”。 ![]() |